2022/11/18 15:12:58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食物安全保障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支撑点。确保食物安全, 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水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水资源短缺将直接导致食物生产的波动。
具体到中国,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405亿m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且水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匹配。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在农业用水总量不显著增加的条件下,灌溉面积由7亿亩增加到10亿亩以上,在占全国耕地50%的灌溉地上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通过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大幅度降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3~0.4提高到现在的0.53。另一方面,单方灌溉水生产粮食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增加,90年代初达到0.8kg/m³,90年代末达到1.1kg/m³,2013年达到1.58kg/m³。因此,节水灌溉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目前社会上对发展节水灌溉仍存在认识误区,需要我们改正认识。主要有这几种:
减少作物耗水才算节水?
第一种认识误区是只有减少作物耗水才算真实节水,灌溉渗漏补给地下水、上游渗漏下游农田能重复利用,资源节水很小,不必花那么多钱发展农业节水。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灌溉水从低处到高处,从地下到地面是需要花费大量能源和成本的,例如甘肃的景电工程,十几级泵站提水要花费多少能源成本?华北、西北、东北井灌区把水由地下提到田间也是需要大量能源消耗的,这样宝贵的灌溉水不节约使用能行吗?
越节水越缺水?
第二种认识误区是越节水越缺水,西北内陆干旱区,节水后反而地种多了,农田耗水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了,根本就不该发展农业节水。2018年8月24日出版的《科学》发表了题为“灌溉效率悖论”的论文,这项研究有来自8个国家的11名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参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的教授为该文领衔作者,文章指出世界各国采取提高灌溉效率的政策往往事与愿违,灌溉效率高却未必节水,面临着提高灌溉效率却极少能降低耗水量的节水困境。我们的研究表明发展节水灌溉后单位面积的耗水有不显著下降的趋势,但由于结构调整、地膜覆盖和水肥一体化,作物产量、品质和水的生产力与生产效益显著提升。区域耗水增加是由于没有贯彻适水发展理念,盲目开地导致灌溉面积无序扩大所致。我们能把盲目开垦、不适水发展的罪过算在农业节水灌溉上吗?